我的账户
商河信息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商河信息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商河信息网公众号

商河信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从一瓶酱油看中国

2022-10-06 发布于 商河信息网
耐普蓄电池

偶然一次刷视频,刷到一个说酱油。

说有好事者在国外超市看见海天酱油,心生好奇拿起一看,配料竟无添加剂。

好事者那么一说,立即又有好事者和国内酱油作对比,添加的不是一种两种和三种,而是很多种。

问题就这么来了。好事者就不停问,为啥给他们吃那样的,为啥给我们吃这样的?

大家一听,对呀,为啥?

有懂行的人就出来说话了,那是外国的消费者更挑剔,有添加剂的人家不吃也不买。有更懂行的人又出来说话了,那是因为人家的政府监管部门有要求,滥添加是不许进口的。

涉事的酱家也说话了,我们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。

这下子就说到了关键处,他国的标准和瓷国的标准不一样。

这样子就说到核心了,双标!厂家没问题,问题在标准。

这时候就有了新问题,标准要不要接轨。其实不是“轨”的问题,而是到底“接”不“接”。

接下去又有个新问题,就是所谓的国情特殊论。瓷国标准适合瓷国,他国标准适合他国。又有人说,存在的就是合理的。

理总是有的,说还要说的。

俄罗斯输气管道在海底爆炸后,有关方面纷纷表示,要看谁是受益者。

借着这个思路,我们来看看,酱油“双标”,到底谁是受益者?

生产者是不是受益者?生产者是有能力对标的。

消费者是不是受益者?难道消费者没有实力消费无添加的酱油吗?

监管者是不是受益者?难道要求生产者对标他国生产酱油会加大执法或监管成本?

此事适合抽丝剥茧、层层深入,当务之急,是需要有关方面作出交代,及时跟进。假如不关心国民健康,怎么说也不像人民公仆,更不算在为人民服务。

最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?就从那里看中国。

(图片全部来自网络)

2022年10月6日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商河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商河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商河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商河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商河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商河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商河信息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商河信息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商河信息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商河信息网 X1.0@ 2015-2020